【教召心得】新制教召 14 天的主觀缺點分享|教召的生活環境怎麼樣?伙食、洗澡、廁所
本篇想聊的是我個人的主觀感受與抱怨,並非討論 14 天教召對國防、經濟或民生的影響。對我來說,這些議題太遙遠,也不是我這個二兵、平民可以討論的範圍。
這篇主要是小小召員的抱怨,但這應該才是大家最想看的部分吧!
一、上課用不到槍,但仍要領槍
有當過兵的兄弟都知道,領槍是多麼麻煩的一件事。
領完槍之後,每次換地點都要點槍、驗槍;最後送槍回去前還要擦槍,相當費時、麻煩。拿著槍做任何事情都很不方便,下課需要有人站槍哨,或者上廁所需要「槍交鄰兵」。
很多課程其實跟槍沒關係,但仍必須領槍、保槍、送回倉庫。
雖然覺得荒謬,但仔細想想,其實就跟當兵時差不多。
二、連續 14 天太長
我主觀認為課程大約 9 天就差不多了,「連續 14 天」真的太長。
這段時間不能外出,新訓第 1~2 週才 10 天沒有接觸外界,教召就直接 14 天。
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設計成 14 天:第 1~2 天集合、編制、複習讓大家進入狀況;最後收裝備、搬東西回營區也要 2 天,加起來差不多。
到第 10~11 天,課程其實已經差不多,步調較輕鬆,晚上幾乎都是電影或手機時間,但大家心浮氣躁,主要是因為在裡面太久。
連續 14 天不能外出,我覺得最煩的三件事:
- 不能喝手搖飲料
- 洗澡與如廁不方便
- 禁慾 14 天
三、生活環境不盡人意
我去教召前做過功課,包括「教召地點」與「生活環境」。
我的教召地點為某縣市榮民之家,比聽說的其他地點算好。
有人去宮廟,晚上吵得要死;
有人去海邊,夏天無冷氣;
有人去山上,晚上睡覺時發現個人帳外面有蛇;
有人去學校,下雨會淹水……
我算是幸運的人,但即便環境相對較好,仍有許多可以抱怨的地方:
流動廁所:又熱、又臭、又擠,蚊子又多,蛆在你面前爬。
野戰帳篷:地板是棧板,棧板下面是草皮與水溝,東西掉下去的話,我會選擇直接掉;沒有架子放衣服,只能放小盒子或鋼盆。
沒有洗衣機:不曉得為什麼我們這一梯貼身衣物沒有送洗(沒有收洗衣費),因此!襪子、內褲、迷彩內衣需要自己手洗、自己晾乾。值得慶幸的是有提供洗衣粉。
雖然生活條件不佳,但如果是為了模擬戰時情況,也算合理,畢竟戰爭時誰能住在舒適安全的地方呢?
四、伙食差
伙食是附近營區煮好送過來的,其實就是當兵時陸軍伙食。有當過兵的弟兄們應該知道那是什麼樣的食物吧!
教召前幾天我還能接受,每餐幾乎吃完;後幾天越吃剩越多,倒不是因為伙房退步,而是因為重複率太高!
蒸南瓜吃到快吐出來,甚至有人乾脆 14 天吃泡麵。
值得慶幸的地方:每餐都有醬油、生蒜頭、鋁箔飲料,也一定有白飯吃到飽。
早餐都是「麵包 / 熱狗堡 / 肉包 + 水煮蛋」,幸好有水煮蛋補充我為數不多的蛋白質。
即便如此,也沒有人會怪伙房兵,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清楚,一天餐費約 100 元上下(之前是 97 元,聽說後來有變多但我忘記是多少),這樣的價格是要煮出什麼東西?
總結
當兵抱怨的話,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!
而經過這次14天教召之後,我發現教召也是如此!三天三夜講不完!
我也能理解這些缺點不是部隊長官可以改善的,甚至也不是更高階的官員一夕之間可以改變的,而是整個軍隊文化、社會氛圍與制度交織的結果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