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學筆記】醫療相關資料搜尋與實證醫學
身為一位藥師,在臨床上,常常會被病人問到關於藥物的相關問題,我們不可能記住所有藥物的使用劑量、機轉、副作用,但我們必須掌握查詢的技巧與方法,以利我們處理這些臨床問題。
這時候,實證醫學的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,這將影響藥師對於資料可信度的判讀,也影響藥師整理這些資料的能力
臨床上,幾個最常遇到的問題
1、藥品的辨識
2、藥品的適應症
3、藥物不良反應
4、藥物交互作用
遇到藥品問題時,可採取的方式:
1、醫院本身的系統
2、藥品導向之參考書目、文獻(ex:Drug Information Handbook)
3、線上資料庫(ex:Pubmeb、Uptodate、Micromedex)
透過6S步驟取得實證資料(6S金字塔)
最上層為System,只要輸入藥品資料,就可以馬上獲得資訊(最方便);最下層是Study,就是原始資料庫,需要自己整理。
Prefilled data:被其他人評讀過的(被整理過的):UpToDate、ACP journal club、Dynameb
Unfilled data(金字塔最下層):尚未評讀過的,例如:Pubmed、Embase
通常都是先用Prefilled data,因為不太可能在臨床上遇到問題,跑去搜尋尚未整理過的資料,太花時間。但如果你需要的資訊沒有人整理過,那你也只能自己來整理。
【注意】並非以證據等級來做區分,而是搜尋的方便性!
NNT與NNH的觀念
NNT(number needed to treat):每治療幾個病人,就有1個因為這個介入而得到好處,因此值越小越好。例如NNT=5,代表每5個因為這個介入治療的人,就有1個因此得到好處。
NNH(Number needed
to harm, NNH):每治療幾個病人,就有1個因為這個介入而有副作用,因此值越大越好。例如NNH=5,代表每5個因為這個介入治療的人,就有1個因此產生副作用。
實證醫學(EBM)
實證醫學,簡單來說就是理論和與臨床經驗相輔相成。
5A原則
Ask形成問題
Acquire尋找證據
Appraisal 嚴格評讀
Application 臨床應用
Audit 評估並執行
Ask形成問題(考驗到藥師提到問出問題的技巧,也影響到搜尋資訊的能力),可以用5W1H的方式來提出問題。
PICO技巧
Patient病患
Intervention介入
Comparsion比較
Outcome結果
【補充】PICO屬於foreground
questiond ,是前瞻性的。
瑞士起司理論(Swiss Cheese Model)
故事是這樣的:
瑞士起司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孔洞,如果把這些有孔洞的起司整齊的排在一起,正常情況下,每個起司的空洞位置都不同,光線穿透不過去,總會被起司沒有部份的地方擋住。只有在很極端的情況下,孔洞剛好連成一直線,才會讓光線透過去。
衍伸含意:
醫療疏失在許多步驟都"剛好"發生錯誤的時候,才導致最後的結果,並非單單一個員工或者系統發生錯誤,就會造成疏失。
這也衍伸一個觀念,當發生醫療疏失的時候,首先探究的是整個架構或SOP,有沒有哪個步驟可以做得更好?以減少疏失;而不是探究或者追究單一環節所產生的錯誤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