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局常見問題】藥品不能"吃好道相報"!
之前有一個阿伯,拿著脈優的盒子來藥局,打算跟我買一盒。
「阿伯,這個是處方藥餒,不能賣啦。」
「蛤~不能買哦!」阿伯有些失落
「這個是高血壓的藥餒,阿你為什麼會想吃這個?」
「就最近覺得血壓比較高,聽隔壁的說吃這個控制的不錯,想說來藥局買買看有沒有。」
「阿伯你那個血壓高的問題要去看醫生啦!」
「是這樣喔…….」
其實不只是本例,待在藥局久了,才知道許多人吃藥都會"吃好道相報"。
「某某某吃的感冒藥,之前在XX診所開的,很有效欸!聽說之前還有剩,你如果有感冒,看要不要拿來吃。」
這種情況屢見不鮮,聽了真的是很頭痛。
只要是親戚、鄰居、朋友,說哪款藥不錯,請你去吃,都要有所警惕。
為什麼藥品不能這樣吃?原因有三:
1、他吃了有效,不代表你吃了有效。
2、他吃了沒有副作用,不代表你沒有副作用。
3、他吃了沒事,你吃了可能會有事。
藥品有沒有效、劑量怎麼調?要根據體重、先前使用的劑量去調整,因人而異,尤其大人、小孩的藥,更不能交換吃。
我起初以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,畢竟大人、小孩的重量差這麼多,沒想到真的有人拿大人的要給小孩子吃…..完全是錯誤示範。
此外,副作用發生率也是因人而異,每個人對藥品副作用的耐受度也不一樣,因此,他吃了沒有副作用,可能你吃了就會有。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:【他吃了沒事,你吃了可能會有事】,因為不僅藥品跟藥品常有衝突(藥物交互作用),藥品跟疾病也容易有衝突。
舉個例子:感冒藥經常會有抗組織胺(緩解過敏症狀),如果爺爺剛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(抗組織胺的常見副作用:排尿困難),奶奶不知道這件事,又拿自己的感冒藥給爺爺吃,就會使爺爺的的排尿問題更嚴重,無形之中害到爺爺。
再舉個例子,同班的小雯因為月經來,身體不舒服,好朋友玲玲之前吃了含有Ibuprofen的止痛藥,效果不錯,拿給小雯吃,殊不知小雯對NSAIDs止痛藥過敏,吃了之後掛急診,無形之中害到小雯。
結論
以前我會說:「飯可以亂吃,藥不行。」
但是最近看到食安新聞,吃到東西吃到掛急診的人這麼多,我現在改口了。
我現在會說:「只要是進到嘴巴裡的東西,都不能亂吃。」
尤其是藥品,不要亂吃別人給的藥;也不要亂給別人吃藥,切記!
更多文章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