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卡的知識總整理|瑪卡是什麼?有什麼作用?
最近很多客人來藥局買保健食品,指名要買瑪卡。可以說,最近最紅的保健食品就是瑪卡了!
當然,作為一位專業的藥局藥師,功課還是得做足的,免得被客人一問三不知,那還不尷尬在現場。
因此,除了最基本的幾個問題,「瑪卡怎麼吃?」「誰適合吃瑪卡?」「怎麼選瑪卡比較好?」……等,我還想再補充一些關於瑪卡的知識,這些知識可能跟我們想吃瑪卡的理由不太相關,但是知道一下,也是挺有趣的!
對了,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選購瑪卡,以及選購瑪卡的一些指南和懶人包,可以直接看這一篇:
簡易瑪卡挑選指南|藥師帶你挑瑪卡!哪個CP值最高?你適合哪一個?
前情提要
瑪卡是來自安地斯山脈的滋補聖品,現在廣泛被拿來當作「男性保健」。
但是派克藥師我認為,與其說是男性保健,我更傾向於定位為「日常保健」、「運動保健」。
瑪卡(Maca),又被稱為秘魯人蔘,是一種來自南美洲安地斯山脈高原地區的根莖植物。由於是根莖植物,所以其實瑪卡本人長的有點像甜菜那一類的。
好了!進入正題。
瑪卡的歷史與來源
瑪卡(Lepidium meyenii)是十字花科植物,與白蘿蔔、芥菜、花椰菜同科,但它的外觀更像是小型的甜菜或蘿蔔。
瑪卡原生於秘魯中部的「安地斯山脈高原地帶」,生長於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高寒地區,是少數能夠在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存活的作物之一。
我想,大概就是因為在這種極端氣候下,才會產生特別的營養成分吧!
根據考古資料與歷史紀錄,當地居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栽種和使用瑪卡。印加戰士甚至會在出征前會大量食用瑪卡,以增強戰鬥力。
瑪卡本人其實是超級食物
瑪卡之所以被譽為「超級食物」,主要是因為其根部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。以下是一些瑪卡根部的主要營養成分:
1、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:提供身體能量,幫助腸道健康。
2、蛋白質:每100克瑪卡粉中約含有10-14克蛋白質,對於素食者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補充來源。
3、胺基酸:包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。
4、維生素與礦物質:如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C、鐵、鈣、鉀、鋅與銅等,這些元素對身體代謝與免疫系統至關重要。
5、植物化學物質:如瑪卡醯胺(Macamides)、瑪卡烯(Macaenes),這些是瑪卡中特有的活性成分,被認為與內分泌有關。
簡單來說,瑪卡的低脂、高纖、高營養密度特性,使它成為非常適合日常補充的植物性營養來源。其實就是加強版的蘿蔔啦!
提醒大家,以上所述的是指「直接吃瑪卡,所會攝取的營養。」,作為保健品的瑪卡,只剩下我們要的成分。
另一方面,再補充一個小知識,保健品中的瑪卡,「理想上」是會經過「糊化」的,會經過高溫高壓處理,瑪卡本身那些澱粉是會被破壞掉的,目的是幫助消化,減少脹氣。
簡言之就是下面這樣:
生瑪卡(Raw Maca) → 經過高溫水蒸處理 → 糊化瑪卡(Gelatinized Maca)
瑪卡有三種顏色!黑、紅、黃,顏色差異即成分差異!
市場上常見的瑪卡根有不同的顏色,包括黃色、紅色和黑色。
這些顏色不是好看不好看而已,實際上不同顏色的瑪卡,其營養成分相去甚遠哦!
黃色瑪卡:最常見,也最廣泛被研究。適合想要一般身體調節,以及壓力大的族群。
紅色瑪卡:較適合女性。
黑色瑪卡:通常被視為對男性最有益的品種。
雖然這些差異尚未被完全證實,也有一部分文獻認為瑪卡的功效可能來自於其整體組合成分,而非單一化學物質。
這個道理就好像中藥!我們中藥老師上課講的:「你如果用單一成分去看中藥,那就是會被我當。」
不過話說回來,因為會來選購瑪卡的往往是男性,因此根據上面的「有此一說」,我依然會建議選擇黑瑪卡,
瑪卡的注意事項
瑪卡的食用方式相當多元,最常見的是磨成粉末、膠囊或提煉成萃取液。以下是常見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:
常見的瑪卡劑型:
瑪卡粉:可加入牛奶、果汁、燕麥粥、優格或奶昔中,每日1~3茶匙為常見劑量。
膠囊:方便外出或精準攝取,一般劑量為每日1500~3000毫克
注意事項:
1、孕婦與哺乳期女性避免使用:尚無足夠研究證明安全性。
2、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留意:瑪卡含有少量的碘與植物性甲狀腺活性物質。
結語(派克的老生常談)
瑪卡與所有保健食品一樣,不是仙丹。其效果與人體體質、劑量、使用時間都有關係。
吃瑪卡並不會讓你變硬、變持久,也不會讓你變帥,你還是得運動加飲控,才會健康、幸福。
【題外話】假如有人跟你說吃瑪卡跟吃威而鋼一樣會變硬,那他不是很笨就是很壞。
留言
張貼留言